本文目录

《就业、利息和货币通论》书本内容介绍
《就业、利息和货币通论》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,由经济学家约翰·梅纳德·凯恩斯在大萧条时期写成。它打破了当时“市场会自动恢复平衡”的传统经济理论,提出政府应积极干预经济,以刺激需求、增加就业、推动经济增长。这本书不仅影响了经济学的发展,更改变了各国政府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思路。
本书核心观点是,有效需求决定经济产出和就业,而不是传统观点中的生产与供给单方面决定。换句话说,只有当社会整体消费和投资意愿足够强时,经济才能繁荣。凯恩斯认为,面对经济萧条,政府不应“袖手旁观”,而应通过公共投资、调整利率、积极财政支出等方式刺激经济,这一思想后来被称为“凯恩斯主义”。
书中深入解释了失业的根本原因,认为失业不是因为劳动者能力不足,而是社会总需求不足导致企业不扩招。凯恩斯进一步指出,货币不是中性的,利率、货币政策与投资决策紧密相关。个人储蓄过高可能导致投资不足,从而拖累经济,这一点与传统经济学“储蓄是美德”的观念完全不同。
这本书理论深度强,但对现实经济政策影响巨大。二战后许多国家借助凯恩斯主义实现经济复苏,其思想也影响了后续经济理论,包括IS-LM模型、宏观政策分析等。尽管后世有不同流派与观点挑战凯恩斯,但他的核心思想仍是现代经济政策讨论的基础框架。
总体而言,《就业、利息和货币通论》不仅是一部经济理论著作,更是一部改变世界经济运行逻辑的思想作品。它让人明白,经济不是“自愈系统”,需要适当管理与政策调节才能健康发展。
《就业、利息和货币通论》书本信息
| 书名 | 就业、利息和货币通论 |
| 作者 | 约翰·梅纳德·凯恩斯 |
| 类别 | 经济学|宏观经济理论|财政与货币政策 |
| 出版社 | 商务印书馆(中文版常见出版方) |
| 出版时间 | 原著1936年出版,中文版常见出版于2000年代 |
| 电子书格式 | PDF|ePub|mobi|azw3 |
| 资源下载方式 | 网盘下载 |
| 语言 | 简体中文 |
| 定价 | 纸质版定价约60-98元之间 |
《就业、利息和货币通论》书本目录
- 第一篇:导论与基本概念
- 第二篇:收入与就业理论
- 第三篇:消费倾向与投资效率
- 第四篇:利息理论与货币角色
- 第五篇:价格、工资与产出
- 第六篇:政府政策与经济调节
- 附录:经济模型延伸与讨论
约翰·梅纳德·凯恩斯 介绍
约翰·梅纳德·凯恩斯(John Maynard Keynes)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,他不仅是理论学者,也是政策实践者。他毕业于剑桥大学,在经济学、公共政策与金融领域都有深远影响。凯恩斯的思想推动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,被称为“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”。
凯恩斯的经济思想核心在于强调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。他反对放任自由的古典经济学观点,认为市场在现实中会出现失灵,需要通过财政支出、货币政策等手段进行干预。正是这种理念,使许多国家在经济危机中得以复苏。
他不仅在理论上贡献突出,也参与国际经济制度设计,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体系的主要思想贡献者之一。凯恩斯的经济思想被广泛应用于政策制定、金融市场监管与经济研究领域,是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基础。
凯恩斯的写作深度大,但逻辑清晰,他擅长将复杂经济现象总结成理论框架,让后人成为研究现代经济不可绕开的路径。他的思想至今仍影响全球经济政策辩论,包括通胀、失业、财政刺激与货币宽松政策。
可以说,没有凯恩斯,就没有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现代经济政策体系。他的思想不仅改变了经济学史,也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。
作者其他作品
- 《和平的经济后果》
- 《货币改革论》
- 《自由放任的终结》
类似电子书推荐
本书读后感
作为新手读者,这本书读起来并不轻松,但却非常值得。读之前我一直以为经济运行完全是市场规律决定的,但本书让我意识到,市场并不会自动恢复健康,政府的政策导向非常关键。尤其是“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失业”这个观点,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经济问题的理解。
我最深的感悟是:经济不是简单的“供需游戏”,而是人们信心、投资、消费、政策共同作用的复杂体系。以前遇到经济低迷,我总以为“忍忍就好了”,但本书告诉我,如果没有刺激政策,经济可能会长期停滞。这一观点让我在看新闻或经济政策时,更能理解其背后的逻辑。
书中的政策建议虽然写于上世纪,但很多观点对今天依然适用。比如经济衰退时提高政府支出、降低利率、增加投资——这些措施放到今天仍是各国应对危机的常用策略。让我意识到,理解凯恩斯思想不仅是为了学理论,更是理解新闻、金融市场、政策变化的重要基础。
这本书最大的启发是让我意识到经济政策不是随便制定的,它背后都有成熟理论支撑。我开始觉得,懂一点凯恩斯经济学,每个人都能更好理解社会运行,也能对自己的投资、职业和消费做更理性的判断。
虽然本书理论性强,但读完会让人“看世界方式变了”。不再只是“听新闻”,而是真的“懂经济”。
20条主要观点
- 有效需求决定就业和产出。
- 市场不会自动恢复均衡,政府干预必要。
- 失业源于需求不足,而非劳动者能力问题。
- 货币政策与利率影响投资与经济循环。
- 储蓄过高会抑制投资和经济增长。
- 财政政策是刺激经济的重要工具。
- 消费倾向影响经济增长动力。
- 投资预期决定企业扩张意愿。
- 利率不是储蓄与投资平衡的自然结果。
- 价格与工资调整无法自动恢复充分就业。
- 心理预期在经济波动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- 公共支出可弥补私人投资不足。
- 政府需在经济低迷时扩张支出,在繁荣时收缩。
- 货币并非中性,会影响实际经济活动。
- 投资不是储蓄的结果,而是独立决定变量。
-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会加剧危机。
- 经济增长需要政策刺激而非自发恢复。
- 经济是一种人为设计与调控的系统。
- 经济政策应以就业优先而非预算平衡。
- 政府必须承担维持经济稳定的责任。
适合人群
- 经济学专业学生或自学者
- 希望理解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逻辑的人
- 企业高管、投资人、行业研究者
- 关注宏观经济与社会运行机制的读者
- 希望建立系统经济思维的职场人士
发表评论